2025电视行业半年记:国补救急,创新才能救命?
2025年眼瞅着就过去一半了,电视圈儿这半年吧,没啥惊天动地的大新闻,但回暖这事儿,算是实打实坐稳了。
看看数据就明白:第一季度国内电视卖了884万台,比去年这时候涨了4.7%。业内专家对二季度也挺乐观,觉着行业终于能喘口气,连续三个季度增长,这在之前可不敢想。
这波回暖,国家“以旧换新”的补贴政策功劳不小,真像打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换新成本一下来,不少本来还在犹豫的消费者也动心了,市场自然就热了。厂商们更是借着这股东风,开足马力出货,一扫一年前的颓势。
不过咱也得清醒点,这增长里头,政策刺激的成分不小,顶多算“治标”。大家心里都门儿清,光靠补贴不行,“标本兼治”才是正道。所以你看,现在市场暗流涌动,都在憋着劲儿搞创新,想激发点真正的内生动力。
大屏+Mini LED真香,高端智能成刚需
回过头看上半年电视消费,几个趋势贼明显:屏幕越来越大、Mini LED卖爆了、智能高端化成了香饽饽。
数据不会骗人,中国电视早就一头扎进大屏时代了。2024年,75英寸就干掉了65英寸成了老大。到了今年一季度,75英寸更是稳稳占了21.5%的销量份额。
这还不算完,超大屏那涨势才叫猛!85英寸份额冲到9.5%,比去年涨了2.8个百分点,销量飙升了27.8%;100英寸的更夸张,份额1.4%,涨了0.9个百分点,销量直接翻了1.5倍还多(154.6%)!为啥大家这么爱大屏?说白了,就是图那个在家看电影的沉浸感。更深一层看,大家伙儿对家庭娱乐的追求,已经奔着影院级去了。
在一堆产品里,Mini LED电视的表现简直亮瞎眼。靠着尺寸大又省电这两大绝活,它成了国家补贴最直接的受益者。今年一季度,Mini LED电视出货量嗖嗖地涨了520.4%!这增速,够吓人的吧?有机构预测,2025全年Mini LED电视销量能冲上900万台,比去年底的预测还高出100万台,市场渗透率快摸到30%了。
另外,消费升级的大潮下,电视“智能化+高端化”成了标配。大家买电视早就不只是看个影儿了,更讲究观看体验和那些聪明的功能。高端电视在画质、音效、设计上的优势,正好戳中了追求品质生活那波人的心窝子。这意味着啥?电视行业的竞争,正从单纯拼硬件,升级到拼“硬件+软件+内容”的综合体验。品牌们除了硬件得硬,软件和内容生态也得跟上,才能满足大家越来越刁钻的口味。
技术下放+死磕高端,各显神通抢地盘
面对这股消费风潮,各大品牌也是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技术下放、死磕高端,招数尽出抢市场。
像TCL,就死死抓住了Mini LED这波机会,玩起了“技术下放”拉高性价比的套路。今年618,它家表现贼猛。4000到6000块这个档位的Mini LED电视,直接塞进了华星高阶HVA屏和万象分区技术——这配置以前可是高端机的专属。性价比一下就上去了。
拿85T7LPro来说,那个华星HVA屏对比度干到7000:1,比普通IPS屏(也就1200:1左右)强太多了,暗部细节看得清清楚楚,画面层次感十足。万象分区控光的效果,更是堪比2000级普通分区电视,光晕压得死死的,该亮的地方贼亮,该暗的地方贼暗,对比强烈,色彩也更鲜亮。除了这款,还有75T7K、65T7L等好几款。像65T7L,补贴后价格能打到3000块左右!TCL这招够狠,直接把万元级别的显示技术,拉进了主流价位段。这波操作,就是瞅准了大家对中高端Mini LED电视的胃口,用技术下放打开市场,既抢了份额,又推着Mini LED更快普及。
海信这位老大哥呢,还是在自己擅长的激光电视和ULED超画质技术上死磕。今年AWE展上,它家推出的RGB-Mini LED超旗舰电视UX系列,绝对让人眼前一亮。这款电视直接抛弃了老路子(蓝色Mini LED背光加量子点膜),大胆上了RGB彩色Mini LED做背光层。它能根据画面本身的RGB色彩情况直接控光,画质和色彩还原度又上了一层楼。海信100UX上的“黑曜屏Ultra”低反技术也很抢眼,用了双层纳米级低反膜加上多层偏光片矩阵设计,画面黑得更纯粹,立体感更强,而且178°超大视角基本没死角。海信还把这种低反技术(比如墨晶屏)用到了更多产品线上,像5系电视就标配了。靠着不断推出这种高端旗舰,海信稳稳立住了技术标杆的形象,在高端市场口碑不错。它的策略很清晰:专注高端技术研发,打造顶级产品线,吸引那些对画质有极致追求的“发烧友”,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。
至于小米,路子就更“野”一点,一直靠高性价比和庞大的智能生态打天下。它家电视靠着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,加上智能家居的联动,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场的需求,也算在激烈竞争中占住了一块独特的地盘。
总的来说,上半年看下来,在消费升级和技术狂奔的双重压力下,电视品牌的竞争早就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了,已经卷到了“技术创新 + 场景重构 + 用户价值”的更深层面。
下半年看点:技术狂奔、内容厮杀、体验为王
展望下半年,电视行业估计还得在技术、内容这些地方继续“折腾”。
技术这块,Mini LED主流化肯定加速跑,Micro LED也可能迎来突破。Mini LED产业链越来越成熟,加上国补还在推,下半年它在中低端市场取代传统LED的速度会更快,坐稳新主流的位子没啥悬念。这趋势还会让100英寸这种大屏电视价格继续往下掉,加速大屏普及。Micro LED呢?海信、TCL、三星这些大佬都拿出了前瞻性产品(AWE上海信163吋的Micro LED就够唬人)。不过现在早过了“唯参数论”的年代,在没搞定“价格、体验、寿命”的黄金平衡点之前,Micro LED更像是秀肌肉的“概念车”,但在超高端市场,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。
其次是内容生态,这绝对会成为品牌厮杀的焦点,尤其是抢优质内容。现在电视早就不只是个“大显示器”了,特别是AI这么火。你看海信,直接接入DeepSeek,内置了18个领先的AI智能体,这是想彻底改变大屏的玩法啊——让电视能主动当你的健身教练、家教、旅游向导…角色多得很。技术狂奔加上内容革新,会继续重塑电视行业的格局。不管是Mini LED飞入寻常百姓家,还是Micro LED冲击高端,又或是AI带来的智能服务升级,都指向一个未来:电视会变得更聪明、更沉浸,真正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写在最后
2025上半年电视行业的回暖,说到底,是国家补贴红利和技术升级“撞”到一起的结果。但表面的热闹底下,也得警惕是不是“虚火”。所以很多玩家现在是一边借“补贴”的东风,一边卯足了劲搞“创新”,图的就是能“标本兼治”。
所以啊,下半年的真正“大考”来了:这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创新,最终能不能变成用户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价值?说白了,消费者愿不愿意掏腰包?毕竟,补贴这玩意儿,不可能一直发下去。产品够不够硬、体验够不够爽,这才是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硬道理。